关键词:污水处理运营 污水处理外包 工业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第三方运行 工业废水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
"废水零排放"是指工业废水经过重复使用后,将这部分含盐量和污染物高浓缩成废水全部(99%以上)回收再利用,无任何废液排出工厂。
目前,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的基本思路是使盐和水分离,得到回用水和结晶盐。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说,由于废水盐分较复杂,仅靠单纯的简单蒸发来最终想实现“零固废”外排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分质分盐工艺不成熟,目前大部分企业处理高盐污水后均是得到混盐,以固废或危废暂存,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加重环保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将高盐废水中的盐以单质盐的形式回收并进行资源化利用,成为工业高盐废水处理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如何进行分盐处理成为能否零排放的关键。
而零排放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方面在于这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在于难,真正的零排放项目并不多。
所谓分盐处理,即根据溶液中对应温度下各溶质溶解度的不同、利用相图理论进行盐分分离从而得到不同盐产品的过程。
当高盐废水中某一种盐含量占比具有较大优势时,可以考虑采用直接蒸发结晶的方式,分离回收该优势盐组分,而其余成分最终以混盐形式结晶析出。
分盐结晶工艺主要有2种思路:一是直接利用废水中不同无机盐的浓度差异和溶解度差异,通过在结晶过程中控制合适的运行温度和浓缩倍数等来实现盐的分离,即通常所说的热法分盐结晶工艺;二是利用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离子半径或电荷特性等的差异,通过膜分离过程在结晶之前实现不同盐之间的分离或富集,再用热法结晶过程得到固体,即膜法分盐结晶工艺。
研究显示,采用传统的反渗透+蒸发技术,要实现零排放,每吨水处理成本高达9.49元,钢铁、煤炭、化工、印染等高耗水企业很难承受。“水十条”对造纸、印染、煤化工工业园区等提出了治理要求。目前来看,全国绝大部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没有达到要求,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污水处理成本太高。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高盐废水处理要开发低成本工艺技术,实现高价元素回收、低价元素的转化的高值化利用,从而实现高盐废水的近零排放,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治理的双赢。
若想真正的落实废水零排放,技术选择是最为关键的,高性价比的技术解决方案将成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