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污水处理运营 污水处理外包 工业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第三方运行 工业废水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
【格林环保为你关注】
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60%的农村,成为市场看好的新蓝海。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指出,2016年村镇污水处理行业可形成400多亿的产值,2020年产值可增至840亿,2025年这一数字可达1300亿,但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农村污水处理并没有想像中美好,去年有媒体报道,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出现了普遍闲置的现象,农村污水治理仍然困难重重。
财政引导不够
村镇污水处理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归根结底应该是政府引导,很多业内人士发出这样的声音,真正盘活这个市场,中央的财政引导很关键。文一波就曾指出目前的几个不足:没有设立村镇污水专项资金,现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用于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的费用偏少;地方财政负担较重,建设费用动辄千万,运行费用每年数百万元,乡镇负担较大,即便经济条件好的乡镇也很吃力;补贴环节不合理,重建设轻管理。
缺少专业化人才
人是供给和需求的主体,农村污水处理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支撑。目前我国人才大部分向城镇集聚,高品质人才缺失是中国农村普遍面临的问题,文一波指出,当前平均每个乡镇从事村镇建设管理的人员不足3人,60%的乡镇仅1名村镇建设管理员。
“未来中国污水处理的主战场一定是在农村”,这是王凯军的话,也是行业看好的方向,这是一场硬仗,政府如何做好总指挥?企业如何成功进入?有哪些企业已经悄悄布局?什么样的技术和模式才是利器。
缺少法制约束动力不足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凯军在分析城镇与农村污水治理时提到,上世纪90年代,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城市污水处理发展依然缓慢,但到“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把COD和SO2列入约束性指标,王凯军认为“这是促使城市污水治理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而相比之下,农村污水治理针对性的法律条款几乎空白,没有法律的约束,农村污水治理的动力明显不足。
不缺技术缺标准
农村污水处理起步较晚,早期的农村污水治理,缺少匹配的工艺技术导致运行成本高、利润率低,但文一波指出,这都是过去的问题,现在随着大批企业进军农村污水处理市场,技术问题已经逐步解决,不再是大的阻碍。
目前湖北武汉市有多家企业选择了将污水处理交第三方运行管理的模式,帮助企业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达标运行、经济运行是格林公司的愿望和目的,武汉格林环保设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也将继续为您关注工业污水、 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外包、污水处理运营的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