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污水处理运营 污水处理外包 工业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第三方运行 工业废水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
【格林环保为您关注】
推进供给侧改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最新改革要求,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政经语境中最热门的词汇。对于政策导向性极强的环保行业来说,供给侧改革无疑被视作一剂对症良方,从国家的环保部部长,到环保行业的各级领导,再到各类环保企业的掌舵者,各个层面均对此期待甚高。
在懂行、专业的陈吉宁部长眼中,环境已进入高风险期,全面深化生态环保改革,任务异常繁重,但势在必行。他在2016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点题,要求全力打好补齐环保短板攻坚战。多年来,对于许多真心实意在为环保事业奔走的业内人士来说,最无奈的莫过于都知道“病根”在哪里,却只有少数派挺身而出,为之疾呼和战斗,更多的则是在“庸医”混杂中缄默不言,买“假药”不治病,环保企业反成为污染大户。
在这场结构性改革的号角声中,水务环保行业从陈吉宁部长的这份讲话稿中读出了决心、信心和希望,期待通过环保行业的供给侧升级,为“十三五”环境保护确立正确方向和路线。
部长眼中严峻的水环境
中国的环境污染有多严重?每个人都能说出三两句不同的担忧和愤怒,其中以雾霾最被民众普遍关注。但雾霾仅是中国不健康的环境问题中的冰山一角,水污染比起空气污染,说它“有过之而无不及”毫不夸张。如同陈吉宁部长在讲话中指出,全国地表水特别差和特别好的水体都在减少,城市黑臭水体大量存在。海河、黄河、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分别高达106%、82%、76%,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水资源开发生态警戒线(40%)。
2月18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环保部联合公布的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排查结果显示,全国295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共排查出218座城市的黑臭水体1861个。其中,河流1595条,占85.7%;湖、塘266个,占14.3%。既然问题这么严重,政府和水务企业的努力去哪里了?答案是,政府和有良心的水务企业一直都在奋力而为。
自2002年以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并先后进行了3次提标改造。目前数量达到2002年的13倍,处理能力达到2002年的4倍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2年的30%左右提高到约90%。截至2015年底,城镇污水的日处理能力达到1.82亿吨,成为全世界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我国80%的污水经处理后水质仍与地表水劣V类水质相当,主要原因是2002年制订的国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准入门坎低,按照最严格的一级A标准执行,也只相当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劣V类水质,是造成城市黑臭水体的根源之一。换句话说,在现行国标下,对我国许多水环境负荷超载的流域和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在哪里,排污就在哪里,哪里就会形成黑臭水体。
在此背景下,2015年11月,国家环保部公布《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这无疑是推动水处理供给侧创新升级的催化剂。但是,要打好这场补齐环保短板的攻坚战似乎面临巨大挑战。《征求意见稿》发布近3个月,业界讨论激烈,特别是针对“特殊排放限值”的提出及其适用范围,有支持的,但反对的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