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污水处理运营 污水处理外包 工业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第三方运行 工业废水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
【格林环保为您关注】
不断建起来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对地方来讲是决策失误;放在更大的范围来看,也是一种试错。基层对于环保型社会的探索,应从这里吸取教训,但不应因此而止步。想象一下,如果把污水处理厂建到每个乡镇、还田园以山清水秀,该是一件多么得民心又有前瞻性的事情。但也许恰恰是因为决策者也同样犯了“想当然”的毛病,总投资超过7亿元的23家乡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才陷入了不知何去何从的尴尬。
近些年来,按照同样逻辑建起来的民生工程和文化项目各地都有、不胜枚举,它们或是大批闲置的廉租房,或是门可罗雀的文化园区、科技园区,或是经历一次大型赛事就“退休”了的体育馆,闲置的污水处理厂不过是老问题的“新面貌”罢了,但因为涉及环保,更加让人五味杂陈。 据报道,浙江省23个本应运转的乡镇级污水处理厂不是建设滞后,就是处于闲置。它们总投资7.81亿元,分散在杭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七地。其中,处于滞后状态的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管网由不同单位负责建设、厂与管网建设不同步、截污纳管工程进度慢等情况;另一部分建成闲置的污水处理厂,则是因为当初的规划与设计不切实际,“运行就意味着亏损”。
无论怎样给出合理性解释,23家处理厂同时出现问题都意味着规划的失败、决策的轻忽。比如,一些污水处理厂直到建成,才发现乡镇财政没有资金支持配套项目,而配套项目是否能如期上马、同级财政是否有能力支持,本应是设计规划时就首先考虑的问题。再比如,金华市的5个污水处理厂上报的建成时间最早为2010年、最晚为2014年,这么大的时间跨度,很可能后边的工厂还未动工,最早的处理厂就已经出现窘境了,但这丝毫没有阻止后来者重蹈覆辙。
可以说,短期内密集铺开同类项目、形成集群效应的做法,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一次为“建设某某城市”“实现某某规划”而上马的政绩工程,或者为“打造某某模式”而急于拼凑的复制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环保在国家战略中的角色也日渐重要。十三五规划将核心理念定位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上,充分展现出了建设环保型社会的决心。
在这个大势之下,上马环保项目、升级环保硬件、从环保视野评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甚至形成环保政绩观,道理上都是应该极力鼓励的。当此之时,“23家乡镇污水处理厂闲置”的消息却适时提了一个醒:无论多么重要的发展目标,都要先经历科学决策;“大干快上”的结果,无一例外会与初衷相悖。目前湖北武汉市有多家企业选择了将污水处理交第三方运行管理的模式,帮助企业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达标运行、经济运行是格林公司的愿望和目的,武汉格林环保设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也将继续为您关注工业污水、 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外包、污水处理运营的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