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污水处理运营 污水处理外包 工业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第三方运行 工业废水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
【格林环保 为您关注】(来源:中国环境报)
国务院日前印发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本期应知版将为读者介绍我国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特点等水情知识。
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我国曾先后进行了两次水资源评价,第一次运用的资料是1956~1979年,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是运用了1956~2000年资料系列。水利部公布的2013年水资源公报显示,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其中地表水资源为2.68万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8081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重复计算量为7194亿立方米。我国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约6万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4.6%。
我国水资源呈现地区分布不均和时程变化的两大特点,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简单概括为“五多五少”,即总量多、人均少;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秋多,冬春少;山区多,平原少。这也造成了全国水土资源不平衡现象,如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耕地只占全国的36%,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0%;黄、淮、海三大流域,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8%,而耕地却占全国的40%,水土资源相差十分悬殊。
同时,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
水资源短缺严重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由于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加上水资源浪费、污染以及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等原因,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照此,目前我国有16个省区重度缺水,6个省区极度缺水;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属于“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京津冀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为全国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2,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
水资源短缺可以分为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管理性缺水等4种类型。资源性缺水是指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如京津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辽河流域、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地区属于资源性缺水。
工程性缺水是指特殊的地理和地质环境等原因缺乏水利设施建设,不能储存天然降水,导致水资源供需失衡,需求大于供给,此种类型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松花江流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南方沿海等地区,尤以西南诸省较为严重。
水质性缺水是指由于排放污水等原因造成水资源污染而导致优质水资源供不应求的现象。主要分布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管理性缺水是指由于管理的原因导致水资源不能满足人类需求的现象。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尚不健全、执法保障体系有待加强是导致用水方式粗放、效率不高、用水浪费现象的根本原因。
水资源利用开发空间有限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少,但这些水资源并不是都可以利用的,由于受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一些水资源暂时无法开发利用;另外资源利用时要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如果开发利用过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导致生态环境的崩溃。
我国年用水量整体呈现递增趋势,用水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用水比例逐年下降,而工业和生活以及生态用水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2013年全国总用水量达到6183.4亿立方米,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2.1%,其中生活用水占12.1%,工业用水占22.8%,农业用水占63.4%,生态环境补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占1.7%。
按照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的20%,就很可能会发生水资源危机。最近几年的水资源状况分析,我国已接近水资源危机的边缘。水利部的资料也显示,我国用水总量正逐步接近国务院确定的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开发空间十分有限,目前年均缺水量高达500多亿立方米。
随着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与产业优化升级、用水管理和节水水平的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万元GDP用水量为109立方米,与1997年相比下降了82.2%以上。
尽管如此,由于水资源的低效利用、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利用效益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如万美元GDP用水量是以色列的8.9倍、美国的2.7倍、日本的7.1倍,工业用水带来的效益是欧美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将近1/20。农业用水的效益差距就更加明显,我国渠灌区用水的利用率大概在0.4~0.5之间,农田灌溉的水量超过作物生长用水量的1/3甚至是一倍以上。
目前湖北武汉市有多家企业选择了将污水处理交第三方运行管理的模式,帮助企业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达标运行、经济运行是格林公司的愿望和目的,武汉格林环保设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也将继续为您关注工业污水、 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外包、污水处理运营的行业动态。商业合作电话:400-847-8878 了解更多——www.glhb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