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污水运营管家
收藏本站| 客户留言 | 客户服务中心 | 网站地图 | 招标中心 | English

关键词:污水处理运营 污水处理外包 工业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第三方运行  工业废水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 

联系我们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江城大道358号欣隆壹号公馆5A座7层
邮编:430050
电话:027-84621770
E-mail:glhb@glhbgs.com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是:行业动态
规避先污染后治理 水质较好湖泊将获优先保护

  【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治理】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提出为保护湖泊生态环境,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将对365个水质较好湖泊进行保护。


  

  规避先污染后治理 水质较好湖泊将获优先保护

  
  污水量远超环境容量
  
  许多人都知道中国的水污染问题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表示,中国污水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仅COD(化学需氧量)就超出环境容量四倍多。
  
  孟伟说,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认为,中国水环境的COD承载力为740.9万吨,“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调查发现,COD实际排放量为3028.96万吨。”
  
  孟伟介绍,辽河流域COD容量为17万吨,实际排放量为92万吨;氨氮容量为4.08万吨,实际排放量为7.5万吨。
  
  近年来,辽河流域GDP从1.3万亿元增加到3万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城镇化率提高到65%,但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布局不合理,城镇化与人口聚集的环境压力巨大。
  
  此外,《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国控重点湖泊中,水质为污染级的占39.3%。31个大型淡水湖泊中,17个为中度污染或轻度污染,白洋淀、阳澄湖、鄱阳湖、洞庭湖、镜泊湖赫然在列,滇池水质重度污染。
  
  大量天然湖泊消失或大面积缩减,“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和“气蒸云梦泽”的洞庭湖湖面大幅缩小,“水情即省情”的湖北湖泊面积锐减、湿地萎缩。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副司长陈明说:“全国年用水总量近6200亿立方米,正常年份缺水500多亿立方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尖锐。”从事环境法研究30多年的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指出:“雾霾被称作国家的‘心肺之患’,而水安全问题正在构成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对此,孟伟表示,“十一五”期间,全国工业用水效率显著提高,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由178立方米下降为90立方米,降低了39%。火电行业水耗由3立方米/兆瓦时下降到2.45立方米/兆瓦时,降低了18.3%。钢铁行业吨钢取水量由7.3立方米下降到4.1立方米,降低了43.8%。“但总在来看,我国十年来单位GDP能耗居高,是日、美、法、意、英、德的2-3倍。”孟伟说道。
  
  保护365个水质较好湖泊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提出为保护湖泊生态环境,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将对365个水质较好湖泊进行保护。
  
  三部委表示,我国将对水质较好湖泊划分为5个自然分布区域进行保护,即东北湖区、东部湖区、云贵湖区、蒙新湖区和青藏湖区。
  
  自“九五”以来,国家对污染严重的太湖、巢湖、滇池开展了大规模的治理工作,初步遏制了“三湖”水质恶化的趋势,但“三湖”治理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随着湖泊流域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种植养殖业、旅游业、采矿业以及沿湖工业和城镇化不断发展,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郑丙辉博士说。
  
  专家认为,此举折射出国家湖泊治理的思路有所调整,即既要治劣、更要保优。此举有利于扭转过去污染越重越能得到重视、越能得到国家财政支持的“逆政策效应”,有助于避免重走太湖、滇池等多个湖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规划明确,将优先选择水质较好、重要饮用水水源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湖泊。
  
  郑丙辉分析,从政策侧重点看,规划由过去重点关注富营养化等水质变化,向关注整个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转变,对水体营养程度变化、湖水咸化、生物多样性变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予以全面关注;从保护范围看,由过去重点关注东部湖区等发达地区的湖泊或城市内湖,向全国五大湖区广覆盖转变,对西部等偏远地区的湖泊也给予应有重视;从保护资金看,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主要由地方为主,中央财政资金视情况予以适当补助,以引导各地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机制。
  
  规划明确,将优先选择水质较好、重要饮用水水源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湖泊。环保部将参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对规划内湖泊水质保护目标进行考核。
  
  两万亿元如何用到刀刃上
  
  酝酿已久的“水十条”出台在即。同时,由此带来的2万亿投资规模更是让业界欣喜不已。然而,治理水污染的巨额资金“蛋糕”,并不是第一次引发资本市场狂欢。
  
  早在2013年6月26日,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就曾透露,未来环境保护主要着重在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目前国家已经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制定过程中。据测算,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资1.7万亿元,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入2万亿元。
  
  当时该消息一出,早盘污水处理概念股涨幅居首,盘中一度涨超2%,个股近乎全线上涨。
  
  眼下,尽管“水十条”还未正式出台,但盛宴开席信号一出,被众目睽睽、虎视眈眈就无可避免。
  
  如何使用好两万亿元,是当下有关部门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1995年后国家就启动了对“三河三湖”的治理(三河:辽河、海河、淮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但是这些区域目前仍然处于严重污染的状态。
  
  另外,多年来违法排污成本低和“达标排污”是污水管理上存在的尴尬现实。这些也构成了水污染治理困难的部分原因。
  
  “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导致许多企业宁愿偷排受罚,也不去做污水处理。因为进行污水处理的成本要高于罚款。
  
  再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已经有多年时间未修订,且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不接轨。比如,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含铅量高于0.10mg/L则为劣V类水,但涉铅企业排污含铅标准却定在1mg/L。
  
  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创始人马军介绍,在我们人口密集的中东部地区,要想找到一条像样的河,别说是可以饮用的,哪怕是可以下水去游泳的,也已经越来越少了。但确实也应该看到,一些江河经过治理之后情况也有所好转。比如淮河流域,一些曾经严重污染的河段情况有所好转。但总体来讲,污染还是呈现了向更大范围蔓延的局势。
  
  “‘三河三湖’治理,几十亿元上百亿元投进去了,效果并不能说是十分明显。为什么?因为纯粹靠注入好水稀释,没有减少排放,没有控制处理好污染源,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全面治理国内水污染,难度可以说相当大,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还有法律法规方面的完善,以及民众观念改变等方面的需要。”马军说。
  
  他还举例说,英国泰晤士河污染治理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然而泰晤士河治理持续了100年,才恢复最初可以直接饮用、水产丰富、野禽成群、风景如画的原貌。“对于水系来说,污染容易治理难,所以我国的水污染治理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两万亿元可谓一块庞大的蛋糕,但是在马军的眼里,其对于未来我国水污染治理只能起一个“撬动”的作用。“全国范围内农村污水处理覆盖率不及10%,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仅广大农村地区污水处理厂等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投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因此如何把两万亿元用到治理污水的“刀刃上”,使两万亿元起到真正的效果,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学者表示,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在污水治理领域,在企业和主管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充分的市场习惯,许多项目变成了“关系项目”,而关系项目肯定滋生腐败,腐败必然导致项目自身质量下降或难以保证项目最终作用,让国家的资金变成了“冤枉钱”。
  
  “在未来‘水十条’所有执行的项目中,必须引进充分的市场化的招投标,才能一定程度上更能保证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该专家说。 

目前湖北武汉市有多家企业选择了将污水处理交第三方运行管理的模式,帮助企业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达标运行、经济运行是格林公司的愿望和目的,武汉格林环保设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也将继续为您关注工业污水、 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外包污水处理运营的行业动态。商业合作电话:400-847-8878   了解更多——www.glhbgs.com 

(格林环保新闻动态将在公司官方网站www.glhbgs.com 内第一时间发布,手机网站以及微信公众服务号“格林环保运营服务”均已上线,欢迎关注。
 

会员登陆 账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