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污水处理运营 污水处理外包 工业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第三方运行 工业废水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
格格污还上小学那会儿就学过《秋天到了》这篇课文,原文是“秋天到了,天气凉了, 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 一会儿排成个人字, 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时至今日看到这幅场景时,格格污不禁感慨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此令人感动。可是大家知道吗,除了我国的大雁有与生俱来的周期性大迁徙的习性,全球许多动物也会像人类的“春运”一样,在每年的固定时段,它们跨越山和大海,无论路途之遥远,旅程之艰辛它们也要往返天地之间。
因为一个是他们出生的地方,一个是他们成长的地方。正如杜甫《归雁》的诗句“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归乡心切让它们的迁徙亘古不变。
说起迁徙,人们很容易就想到非洲草原上的动物,每年长距离的奔跑,冲破各种艰难险阻,逃过虎视眈眈的捕食者。在这支浩浩荡荡的迁徙大军里,角马(Connochaetes)无疑是中坚力量。
角马们前赴后继,纷纷跳下悬崖
角马主要分布于非洲中部和东南部,它们能忍受贫瘠的环境,但必须每天或隔天大量饮水,因此在它们活动区域15~25公里范围内必须有水源。这也是角马迁徙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最大的角马种群在坦桑尼亚,数量超过100万头。
角马每年的迁徙时间都有所不同,其实就是跟着降雨走。为了追逐湿润气候带来的丰沛水草,它们不惜每年长途跋涉2800多公里,在非洲大草原上作顺时针运动。
每年的角马大迁徙是非洲坦桑尼亚一道神奇、壮观的风景线
角马在迁徙中集结成群,将年幼的个体保护在群内,夜晚休息也轮流放哨。尽管如此,每年这一路奔腾,也养活了路上埋伏和尾随的肉食动物们,草原上随时上演各种惊心动魄的狂野杀戮。
一只正在游泳渡过马拉河的角马,被河中的鳄鱼攻击
草原上一只年轻的角马也已经成为狮子的大餐
回程买不到火车票,离家又远,此时你是否会渴望给自己安上一对翅膀呢?如果老家在北极,自己又在南极学习工作,而且有半年时间都得飞在路上,你恐怕就不会这样想了。很多鸟类都有迁徙的习惯,春夏在北方繁殖,秋天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如果把这个“北方”和“南方”分别向地球两端延伸到最南最北,那就是北极燕鸥(Sterna paradisaea)每年迁徙的往返端点。
火红的嘴儿和小脚,剪刀似的尾巴,整洁尖锐的翅膀,黑色的小“帽子”,滴溜儿圆的小眼珠,这就是美丽的北极燕鸥。
由于在飞行路途中要借助风势风力,其最终的路线距离要远远长于南、北极之间的直线距离。2010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北极燕鸥的迁徙距离平均为70,900公里,最长的有81,600公里。这是目前已知动物中距离最长的迁徙旅程。
仅凭这样一副小小的身躯,年年往返于地球两极。
北极燕鸥在北半球的夏天生育繁衍,在南半球的夏天休养生息。为了躲避寒冷漫长的冬季,它不惜在30多年的寿命里年年往返于两极。北极燕鸥见证了南北半球的夏日,是这个星球上享受最多阳光的生灵。
北极燕鸥的繁殖地和迁徙路线图,在30多岁的一生中,北极燕鸥迁徙过的路程足以往返月球3趟。
黑脉金斑蝶(Danaus plexippus),这种蛱蝶科(Nymphalidae)的蝴蝶又被称为帝王蝴蝶。之所以在北美的蝴蝶中名声响亮,它可绝不只是因为名字拉风,其壮丽的迁徙历程功不可没。
上为黑脉金斑蝶雄蝶,下为雌蝶,这种蝴蝶的翼展约10厘米,重量约0.5克,却能在2个月的时间里长途跋涉4000多公里。
黑脉金斑蝶是唯一一种像鸟类一样按照规律的周期每年南下北上的昆虫。只是,对鸟儿来说,这样的迁徙是可以反复吟唱的歌曲,但黑脉金斑蝶用尽一生也只能完成歌曲的片段。一次完整的迁徙要历经三代到四代,它们在旅途中繁衍、死去,最终只能指望子孙后代完成使命。
数百万只帝王蝶回到祖传的冬季栖息地——面积正在减小的墨西哥冷杉林。
黑脉金斑蝶要从温暖的南方飞到美国北部和加拿大。这段路程的长度太过漫长,以至于大部分黑脉金斑蝶2~8周的寿命不足以完成。于是,在迁徙的路上,蝴蝶诞下后代,让儿女们继续北上。
但现如今,这些地球精灵们的迁徙活动,却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而些威胁正是来自人类对大自然生态的改造和破坏。
2001年6月,青藏铁路全线动工。从建设初期开始,中国的研究人员就发现公路和施工营地对藏羚羊迁徙产生了影响:2002年,迁徙时间比2001年延长了20天,有的母羊无法到达预定的繁殖场而在公路一侧就地产仔;受公路上来往车辆的影响,白天只有30%的藏羚羊能成功越过公路。
研究人员选取了昆仑山口至五道梁共105公里长的调查样线,考察藏羚羊迁徙的情况。
2006年7月,青藏铁路通车。在与藏羚羊迁徙路线交汇的路段,铁路多用高架桥,给藏羚羊留出迁徙通道。后来的观察表明,藏羚羊确实会利用这些通道。不过通过拼接图片来呈现藏羚羊与火车的“和谐共存”,就未免拙劣了。
这张反映藏羚羊通过迁徙通道的“照片”曾经引起轰动,后被发现是PS而成。
真正在通过迁徙通道的藏羚羊
每到迁徙季节,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以及民间机构绿色江河就努力协调车流,为藏羚羊的通过留出时间。尽管如此,公路和铁路严重延误了藏羚羊的迁徙。而且,在道路两侧大规模聚集,还可能导致食物不足或疾病传播。
正在穿越公路的藏羚羊群
格林时评
现今世界,工业科技前所未有的发达,一方面,是都市人享受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成果,科技进步举世瞩目;但是在另一方面,却生灵涂炭,让无数的“动物居民”们丧失家园。
它们不会知道在迁徙途中,属于它们的故乡已被人类大兴土木,开发的面目全非。森林成了荒地,河流成了死水,天空满是雾霾,这个家乡,它们再也不能,也不想回来。我们要做的是睁开双眼,多看多思考,不要太急功近利、杀鸡取卵、饮鸩止渴。不要认为受危害的是只动物而已,人心坏了、环境脏了,无可修复,倾巢之下便无完卵。
看看这些拥有小小身板,却能完成大大迁徙工程的地球精灵们,它们在环境污染的势头下依旧顽强的跟随天性,在广袤的大地、辽阔的天空、汹涌的大海中世代迁徙着。愿在千百年后的地球上,依旧有这些可爱生物们快活奔跑、恣意追赶的身影。愿我们的大自然依旧焕发活活生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