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污水处理运营 污水处理外包 工业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第三方运行 工业废水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让各大电商赚个盆满钵满,网友戏称曾经的“光棍节”如今已经变成了“剁手节”。 可是在“单日销售额912亿”的“神话”背后,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随之而来。在运输渠道上,为了避免运输过程中不必要的毁损,即使是一件很小的商品,也会被层层包裹。这些包装用的塑料袋、纸盒、纸箱、泡沫箱等,一般用一次就淘汰,大多被网购消费者拆下后一扔了之。这使得原本具有环保特质的电子商务变得不环保。 再加上“双十一”引发的物流高峰导致的碳排放增加,“双十一”在燃烧大家的“资金成本”的同时,也在急剧消耗着所有人的“环境成本”。 那么这样一道难题究竟该如何解决呢? 在国际上,运用技术标准对商品包装进行规定是许多国家的通常做法,首先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是如何控制快递包装污染的。 作为世界上第一批提倡“零废弃物行动”的国家之一,英国在过去20年里,商品包装缩减了40%的重量。从立法层面上来说,在英国有对于包装物的规定,要求包装物在满足商品的卫生安全以外,不得添加过多的包装。 德国的《包装条例》规定,包装的体积和重量应减量化,达到保护商品安全和保障商品卫生的最低要求即可,且能被消费者所接受。凡包装体积明显超过商品本身的10%以及包装费用明显超出商品的30%,就应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商业欺诈”。如将纸盒体积扩大,使人产生错觉等,均属于欺骗性包装。 日本颁布了《包装新指引》的规定,要求尽量缩小包装容器的体积,容器内的空位不得超过容器体积的20%;包装成本不应超过产品出售价的15%。 韩国的《关于产品各种类包装方法的标准》对包装空间和包装层次(几层包装)都作了明确规定,韩国还将过度包装物品视为一种违法行为,厂商如不依照政府规定减少产品的包装比率和层数,最高会被罚款300万韩元。 完善法律法规恐怕只是一方面,电商和快递企业其实也在探路旧快递包装的新出路。据数据显示,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850公斤好纸,可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 74%。电商已率先鼓励消费者参与,试水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或采用新型环保包装材料等。不过,快递企业在尝试包装材料二次利用之路上并不顺畅。 在此,格格污
根据去年的统计,仅仅“双十一”这一周,全国快递业务总量就达到3.46亿件,全国快递日处理量超过4000万件。国家邮政局预计今年“双十一”快递业务量将突破5亿件。而这5亿件快递,究竟会造成多少资源浪费呢?以下两条数据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呼吁大家合理回收快递包装垃圾,切勿随意丢弃。